“停息挂帐”涉嫌敲诈勒索!多家银行已开始反击

2023-05-31

郑重提醒

郑重提醒

郑重提醒


不建议委托他人办理

“停息挂帐、代理维权、债务重组”

等类似行为


2023年2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、中国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、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、广东省公安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防范金融领域“代理维权”风险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》。


就在最近,平安银行厦门分行积极配合当地警方,成功的办理了一起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的刑事案件:犯罪嫌疑人因投诉金融监管部门,并以此要挟向银行恶意索赔,最终依法受到了司法判决。到底是怎么回事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~


“恶意催收”是真是假

图片


2022年下半年,平安银行多次接到一位自称是信用卡持卡人黄某某的家属来电,对方声称黄某某在银行欠款1万余元逾期,却遭受到信用卡催收人员的“恶意催收”,影响家人正常生活;后续对方辗转向多个监管部门投诉举报,不仅要求协商减免,还要求银行额外支付赔偿。

疑似非法“代理维权”

图片


在该案件复盘过程中,根据线索,银行怀疑电话投诉是金融黑产中介冒充持卡人家属所为;加上其诉求非合理业务范畴,明显有向银行恶意索赔的嫌疑,于是银行果断报案。后续,厦门市公安局某分局刑侦大队于2022年11月以敲诈勒索名义立案调查

真相就在这里

图片


经过警方的调查及平安银行的积极配合,警方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刘某。据警方调查反馈,该案嫌疑人,即“反催收”组织中介刘某,从事“黑灰产”代投诉等活动已一年有余,期间刘某一直怂恿或直接代理客户与发卡银行进行不合理的协商、索赔牟利。


在本案中,刘某一方面假冒客户黄某某家属身份,通过威胁投诉的方式要挟银行给予现金赔偿;另一方面又谎称自己垫付了黄某某在平安银行信用卡的欠款,要求客户黄某某向其支付代理费用,传说中的“两头吃”。

非法“代理维权”终被判罚

图片


2023年1月17日厦门某分局正式开具了破案告知书,嫌疑人刘某犯罪证据充分,该案成功告破;5月,相关工作人员口头告知银行,厦门思明法院正式判决嫌疑人刘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,并处罚金







这类行为,往往是打着帮助他人的旗号,进行大肆的敛财。


实际就是帮你找银行分期,最多分期3-5年,然后以到处投诉的方式,要回以前你逾期的违约金。


这里最大的BUG就在于,如果你能正常分期还款,就不会经常逾期了。


找了他们,看似前期拿回来了一点钱,后面如果你有一期还不起,银行随时起诉你。


而且还要跟银行签订合同,比如一次逾期需要本息一次还清,有的银行会要求如果再次逾期,视为自动放弃所有投诉渠道等等。


本来你偶尔逾期,慢慢还没啥事,银行也不去追究,合同签了以后,银行都不用把你低价卖给催收的,公司的法务就可以把你拿下。


最后说一句:请各位不要以身试法,需要分期可以在提前感觉有还款压力时进行分期。


平安银行呼吁广大客户及时认清黑产中介的套路:他们以“修复征信”“债务优化”为诱饵,冒充律师、专家等身份,在各类渠道发布虚假广告、并辅以“成功案例”为证,诱导消费者委托其“代理维权”,从而赚取各种费用。


而从上述案例看,客户不仅无法真正维权,还会给自己带来以下风险


1、 财务损失

在我行接触到的真实案例中,费用到手后、事儿还没办就消失的中介不在少数;还有很多中介眼看办不成事儿,直接拉黑了持卡人。最终持卡人“维权”不成,反而只能向警方报警反馈自己遭遇诈骗


2、 信息安全隐患

很多中介利用“代理维权”之名大量收集客户的敏感信息(包括身份证、手机号码、银行账户等),转手输送给诈骗等黑灰产业链以进一步牟利,根本无法指望他们维护持卡人的隐私安全。


3、 违法违规风险

中介所谓的维权手段无非就是“闹诉”、或者伪装弱势困难群体,所以很多非法“代理维权”活动涉及买卖/使用伪造的证明文件、诈骗、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持卡人一旦听之信之,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违法违规风险。